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滚动播报: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趋同化管理,让高校留学教育更有价值

发布时间:2019-07-26 10:41:58 推广 来源:新华网 思客

近日,关于外国留学生的管理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先有留学生骑电动车载人与交警发生冲突,后有山东大学的异性“学伴”引发争议。一系列事件引起网民热议:如何不让留学生成为“问题学生”?如何更好地教育和管理留学生?

7月20日,教育部表示,将进一步推动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教学、管理和服务趋同化。如何理解“趋同化管理”?打造“留学中国”这张中国教育的新名片,应该如何发力?思客问答第一时间采访专家及在校留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深度观点为“如何规范留学生教育”支招献策。

1

为什么要推行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

趋同化管理,顾名思义是指中外学生教育管理的趋同化。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万名留学生在国内1004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学习。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留学目的国,排在中国之前的只有美国和英国两个传统留学大国。这就意味着中国不但成为了留学大国,更成为了留学生管理的大国,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一些高校在针对留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上,存在不合理的做法,伤害了高校教育的平等氛围。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动中外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很有必要。

2

如何

2018年,教育部出台《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这是中国首个针对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制定和实施的全国统一的基本规范。文件提出了“逐步实现中外学生教学管理的趋同”,文件中强调高校在留学生考试考核上,“同一课程中应当对中外学生采用相同的考试考核方式。”这就意味着留学生招生与考核更加注重“严进严出”。

除了教学方面,还有管理和服务的趋同化。教育部要求高校提供平等一致的管理服务,对违规违纪的留学生严肃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绝不纵容姑息。

“趋同化管理”时,如何“求同存异”?

那么,趋同化是否意味着“等同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郑承军认为,趋同化不代表等同化。比如美国哈佛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学生都是趋同化管理的。但是对于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还是有一些辅助的教学手段。比如,加拿大的西蒙弗雷泽大学对于外国留学生还专门开设了ESL课程(Englishsecondlanguage),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一些外语技能,能够尽快地融入留学的国家。

郑承军认为,留学生管理也竟是一种外事管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在管理留学生的过程当中,在加强对留学生管理的同时,也要展现大国风范与人文关怀,使他们更快地融入学校的环境。

3

一些国外知名大学已经实行了“趋同化管理”

如何打造“留学中国”这张中国教育新名片?

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读懂中国意味着更好地读懂世界。对于如何规范留学生教育,郑承军认为,第一要加强入学管理;第二要配备一些留学生的辅导员,在日常生活当中,给留学生更多的引导和辅助;第三要经常为留学生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说文艺晚会、学术交流;第四,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应该有一个评估机制,既有主管部门的主导,也有中外学生的参与,共同打造一个国际化的大学教育环境,真正提高我们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对于许多留学生来说,中国的魅力不在于另类的爱护,而在于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与中国师生的平等相处。”在谈到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庆安这样说。其实留学生群体既是知识学习的主体,又是文化交流的使者,只有做科学规范的教育与管理,他们才会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优秀传播者。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提出,国内高校的英文学位项目,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保证高质量的教学培养。对于接受中文教学的学生,就应该对他们进行真正高质量的中文水平考试,要能够真正地把这些留学生的中文水平测出来。

思客特约专家

微信图片_20190724191244

薛澜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

微信图片_20190724191239

郑承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策划:刘娟

监制:唐心怡

编辑:解轶鹏、郭建伟

视频制作:陈振

设计:王亚婧

校对:付敬

责任编辑:马淼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