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际铁路货运商业协会主席欧拉夫克鲁格
停靠在德国杜伊斯堡DIT货运场站的中欧班列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许多):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那么中德两国之间未来在铁路运输领域将如何合作,如何打造一条畅通、高效的合作共赢之路呢?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德国国际铁路货运商业协会主席欧拉夫·克鲁格。
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铁路,无疑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动脉。德国国际铁路货运商业协会主席欧拉夫·克鲁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一带一路”倡议对促进沿线各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交通网络建设有着重大意义,“‘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中欧之间多条陆上通道的贯通与扩建发展,这就保证了中国与欧洲之间的铁路运输稳定、持续不间断地运行,从中国开往欧洲的列车途中转运次数也将大大减少。”
2013年以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铁路网络不断发展,无论是建设新铁路还是改造旧铁路线,都需要建设工人以及配套的服务人员,而随着当地铁路网络的发展完善,还会建立起新的铁路指挥中心,这一切都离不开沿线国家各方的积极响应与努力。克鲁格说:“必须形成具体的项目,让‘丝路’沿线的所有的人都参与进来,要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不能仅凭中国一家的努力,‘一带一路’倡议必须成为大家心中共同的目标与愿景。”
克鲁格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以及一个交互、复杂的铁路网的建立完善,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将更加深入,这也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让全球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国经济近年来迅猛发展,在世界经济市场上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新丝路上的物流运输发展会进一步加深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在贸易方面我们需要极大的信任,我希望,随着中国人民购买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可以提高中欧班列的返程时的重箱率,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根据中国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自2011年开行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3000列,2018年共开行中欧班列6300列、同比增长72%。在德国经停的中欧班列数量的不断增加,给德国货运场站的承载力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在德国杜伊斯堡DIT货运场站每周经停的往返程中欧班列就已达到35至40列,该站饱和迹象已初现端倪。面对这个问题,克鲁格介绍说:“随着新丝路通道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必须集中精力在欧盟国家发展两至三个大型货运场站作为货物中转站和集散中心,人们要确定一个‘丝绸之路’的终点站。现在有很多可能性,但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像杜伊斯堡就是中欧班列非常重要的场站,但是除此之外,还应该发展二至三个,最终结果还要与中方达成一致。”
责任编辑:马淼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