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滚动播报: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一带一路

首开先河 内蒙古东部城市为“极端天气”立法

发布时间:2022-11-02 15:47:21 推广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1日电 (记者 李爱平)11月1日,《通辽市极端天气应对条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

当天,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获悉,该《条例》是中国首部关于极端天气的地方立法,开创了设区市地方立法的先河。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级市,通辽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内蒙古推进向北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当地暴雪等灾害频发。

官方统计,2010年至2021年间,该市共出现橙色以上级别的暴雪、暴雨、大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17次,年均1.42次;累计受灾人口128.6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75.66亿元(人民币)。

通辽市官方表示,为了回应人民意愿,避免、减轻极端天气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了《通辽市极端天气应对条例》。

该《条例》共24条2834字,确定了极端天气的定义、种类,即由市、旗县级气象主管机构发布的,达到橙色预警信号的暴雨、暴雪、大风、寒潮、干旱,或者达到红色预警信号的冰雹、高温、沙尘暴等8种特殊天气。

该《条例》还规定了极端天气应急响应启动程序和应急措施等内容,设定对“预警信号全媒体发布”+“基层网格化传播”条款,推进预警信号传播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完)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