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中信证券和宝丰能源联合举办的“应对气候变化‘碳中和3060’”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线上线下同步举行。论坛汇聚国内外“碳中和”领域知名院士、专家学者、商业领袖,以及国际机构和投资机构代表等300余名嘉宾,为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探寻实现“碳中和”目标科学发展路径共献智慧、共同行动。
会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书面致辞,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刘燕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做了精彩致辞,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Michael B.McElory通过视频致辞,对论坛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提出了殷切希望。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金之钧、中信证券总经理杨明辉、宝丰能源集团董事长党彦宝分别代表主办方做了致辞。
党彦宝在致辞中表示,多年来,中国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彰显了大国担当。勇担社会责任历来是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价值追求。宝丰能源一直以“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企业”为使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前瞻布局光电、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加速推进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进程,积极为促进节能减排、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贡献。现场,参会嘉宾共同见证了宝丰能源发起成立北京宝丰碳中和研究院,并通过现场直播观看了宝丰能源国家级太阳能电解水制氢综合示范应用项目正式投产。
该项目采用技术先进、单套规模最大的1千标方/小时碱性电解槽制氢装置,包括200MWp光伏发电装置、20000标方/小时电解水制氢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解水制氢项目,首创将“绿氢”“绿氧”直供化工生产系统,用科学从源头治理碳排放、节约资源,从根本上建立从末端治理转化为源头治理的技术路线,为行业实现“碳中和”,开辟了一条经济可行、可复制、可推广的科学路径,成为行业创新探索的典范。
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氢能项目负责人王箕荣说:该项目引进了单套产能1000标方/小时的电解槽以及气化分离器、氢气纯化等装置系统,其先进性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部投产后,项目将每年可减少煤炭资源消耗 25.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4.5万吨,社会效益显著,同时公司将积 极与科研单位开展合作,深入研究太阳能、风能的应用和氢能的制造、储运及多领域多场景市场化应用。
据悉,宝丰能源计划用 10 年完成 50%碳减排,20 年实现企业“碳中和” ,力争成为行业率先实现碳中和的企业,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型绿色制造企业。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联合国环境署首席代表涂瑞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代表文康农等专家学者和国际组织代表分别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商界领袖共同围绕“气候治理的战略布局和政策推动、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治理的技术驱动、绿色金融拉动产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碳中和企业联合行动”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度对话,共享成功经验,碰撞智慧火花,共同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并发起碳中和产学研联盟行动倡议等。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