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田协与华米科技(NYSE:HMI)共同制作的《中国马拉松跑者研究蓝皮书》在2020年中国田径协会九届五次代表大会上发布。该研究基于华米科技旗下智能设备(包括Amazfit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体重秤、体脂称等)和Zepp数字健康管理平台所采集的大数据,覆盖人群广泛,总样本量超六百万,分别从参与人群画像、BMI、心率、睡眠、配速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也是双方共建的“田径运动联合实验室”发布的第一期研究报告。
蓝皮书显示,从Zepp数字健康管理平台的整体马拉松跑者的画像来看,半马跑者、全马跑者中男女比例依次约为8:1 和10:1。大多数人可以通过训练参加半程、全程马拉松,所以各个年龄段跑者分布相较其他运动均匀,现在也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马拉松赛事中,数据分析发现,半马和全马的跑者中,90后、00后跑者的占比分别达到了30%和24%。
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对比普通人群和马拉松跑者的BMI可以发现,马拉松跑者的BMI比普通人更标准,全马人群的指标优于半马人群。女性马拉松跑者的BMI标准指数整体优于男性,普通男性BMI超标情况比男性全马跑者高出4倍。
马拉松跑者中,超过七成的人群身材标准,而非马拉松跑者人群达到标准BMI的人群还不到六成,马拉松跑者BMI中度及重度超标人群占比也更少。虽然马拉松人群中也有BMI超标的肥胖的群体,但是这一比例远小于非跑者人群。
马拉松参赛者在比赛日前后往往都会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比赛日前后跑者的迁徙行为(前往异地参赛)及饮食变化等都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分析发现,在比赛的前后7天内,全马跑者的平均体重均低于半马跑者。整体来看,赛前马拉松跑者的BMI呈下降趋势,赛事当天BMI降至最低,赛后2天可见上升,赛后3-4天左右,BMI会随着逐步恢复日常运动量开始下降,并且略低于赛前平均水平,这应该与恢复日常运动量的持续消耗有关。
心率是跑者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在运动中保持适当心率范围运动效果更好,也可有效的避免损伤。大数据分析发现,跑者在半马中使用较高强度心率完成比赛的占比更多,赛事中心率高低波动更小。
华米科技是领先的智能可穿戴创新企业,同时也提供基于云的健康服务。截至2019年8月,公司的智能设备全球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一亿台;2020年前九个月,华米科技智能可穿戴产品全球出货量达3240万台,同比增长了17%。
今年5月,中国田径协会与华米科技签署了正式的合作,共同组建田径运动联合实验室,实验室以健康运动为目标,分析研究国家田径队专业运动员和普通运动爱好者的海量数据。未来田径运动联合实验室将基于智能可穿戴大数据以及Zepp数字健康管理平台,发布更多的运动健康研究发现,帮助人们在IoT和人工智能时代进行更健康、更有效的运动训练。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