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4日电 10月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20学术研讨会举办。本次活动包括开幕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主论坛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发展为人民服务”“教师、学生与学术”等多个分论坛。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相关院系师生代表、专家学者等参加活动。
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郭广生、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延安大学党委书记张金锁分别发言。
靳诺在发言中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70年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宗旨,以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己任。对于如何更好地扎根中国大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靳诺表示,一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壮大的事业根基;二是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把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关键;三是要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凝聚应对新时代风险挑战的事业动力,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付来主持了主论坛主旨发言环节,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钟秉林以“流年可忆,未来可期”为题发言。他认为,70年来我国教育地位逐步提升,教育发展目标从规模的普及转向了质量的提升,中国的信息化教育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认为,未来,要建设好“双一流”事业,一是要有明晰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定位;二是要有先进的培养模式和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三是要有优质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四是要有开放的国际视野与实质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五是要有精良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保障;六是要有科学的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七是要有优良的校园文化和育人氛围。
论坛现场,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原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厦门大学原副校长、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邬大光等嘉宾也纷纷发言,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在当天下午举办的分论坛现场讨论中,多位嘉宾分别围绕不同话题进行了探讨。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