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滚动播报: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张晓亮:数字文明下,谁会是智能车的赢家

发布时间:2020-08-13 15:11:45 推广 来源: 新华网

8月11日下午,在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的“智能化板块中”,So.Car创始人&CEO张晓亮以“数字文明与智能车”为题发表演讲,分析了中国进入以大数据、云、5G、AI、物联网、区块链等为特征的数字文明新形态之后的变化,并针对汽车应该如何从机械智能转向数字智能,进行用户体验管理,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数字经济正以“变局者”的姿态,给全世界带来巨大变化。张晓亮认为,数字文明意味着首先我们能够有更对称的信息,能够把更多与生活相关的东西都充分地连接起来,把这些东西连接起来以后会发现,我们进入到了一种更加有别于过去传统的工业更新的文明形态当中,这种文明形态变化本身在驱动着汽车要努力地融入到这样的一种文明形态当中,这个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智能化更本质的东西。他以我国疫情防控为例,由于充分的数字连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的国家、城市、社区更像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因此,数字文明就相当于把我们每个人充分连接起来,让人变成更高维、更整体的新的物种。

在充分互联、信息对称和高效协同的环境下,中国已经拥有全球保有量最大的联网汽车,数字文明将让中国形成更加独特的用车文化。汽车已经成为仅次于房子的新的生活载体,可移动生活空间。张晓亮表示,面对数字文明生态的更高进化要求,车企面向智能化、面向数字化转型,实际就是赢得生存权的斗争或者一种路径的寻找。他认为,要使传统汽车进化成具备决策和执行能力的机械智能汽车,就必须完成两件事情:首先是让汽车具备智能化的基因,也就是完整的感知能力。其次是让自己充分融入数字文明的大环境当中,获得基于感知能力的进化和迭代能力。从而让自己获得在智能化时代的生存权。

那么什么是汽车的智能化基因呢?张晓亮将其理解成一种充分完整的感知架构,如果从数据化角度来说分三层:第一层具备对所有与场景识别相关的变量充分的感知能力,并将采集到的所有的变量充分组合起来,产生一个有意义的结果,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场景,而有意义指的是对用户意图有效的理解。如果站在这三个层面去理解的话,感知、决策和执行就会产生一个更加清晰的数据结构。通过这样的数据结构,再去理解智能化汽车,我们就能够更加清晰地去思考,应该给汽车设计什么架构、什么样的思考方式和执行方式。同时,在用户体验方面,智能汽车所产生的决策和每个决策的执行反馈可以给用户带来不同的感知,给用户提供的体验就是不断在运营过程中迭代的选择。张晓亮认为,将一个清晰的数据结构梳理清楚再去做智能汽车,会有更好的思考和出发点。

最后,张晓亮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当智能化给车企、中国品牌提供了更大的机会和市场空间,谁会是智能车最终的赢家?他认为需要参照两个标准,第一有没有智能化的基因,第二有没有沿着智能化新的环境不断的自我运营,自我迭代,自我进化的意愿和能力。符合这两个特征的车企会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最终赢家是谁,是各位在赛道上跑出来的”张晓亮说道。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