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顾客在海兴县义信商厦电商消费扶贫专柜挑选商品。 近年来,河北海兴县把消费扶贫作为发挥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探索“电商企业+农业合作社+贫困户+消费扶贫”的模式。目前,海兴县通过设立“电商消费扶贫专柜”,“线上+线下”展示销售农业合作社和贫困户的“订单式”农副产品,带动16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7个贫困村集体实现增收。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p#副标题#e#
11月25日,海兴县义信商厦工作人员在消费扶贫专柜前为新上架的商品贴上价格标签。 近年来,河北海兴县把消费扶贫作为发挥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探索“电商企业+农业合作社+贫困户+消费扶贫”的模式。目前,海兴县通过设立“电商消费扶贫专柜”,“线上+线下”展示销售农业合作社和贫困户的“订单式”农副产品,带动16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7个贫困村集体实现增收。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p#副标题#e#
11月25日,工作人员在海兴县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展室内摆放展示的农产品。 近年来,河北海兴县把消费扶贫作为发挥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探索“电商企业+农业合作社+贫困户+消费扶贫”的模式。目前,海兴县通过设立“电商消费扶贫专柜”,“线上+线下”展示销售农业合作社和贫困户的“订单式”农副产品,带动16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7个贫困村集体实现增收。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11月25日,海兴县义信商厦工作人员在消费扶贫专柜前为新上架的商品贴上价格标签。 近年来,河北海兴县把消费扶贫作为发挥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探索“电商企业+农业合作社+贫困户+消费扶贫”的模式。目前,海兴县通过设立“电商消费扶贫专柜”,“线上+线下”展示销售农业合作社和贫困户的“订单式”农副产品,带动16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7个贫困村集体实现增收。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11月25日,海兴县义信商厦工作人员在消费扶贫专柜前为新上架的商品贴上价格标签。 近年来,河北海兴县把消费扶贫作为发挥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探索“电商企业+农业合作社+贫困户+消费扶贫”的模式。目前,海兴县通过设立“电商消费扶贫专柜”,“线上+线下”展示销售农业合作社和贫困户的“订单式”农副产品,带动16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7个贫困村集体实现增收。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11月25日,海兴县义信商厦工作人员在消费扶贫专柜前为新上架的商品贴上价格标签。 近年来,河北海兴县把消费扶贫作为发挥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探索“电商企业+农业合作社+贫困户+消费扶贫”的模式。目前,海兴县通过设立“电商消费扶贫专柜”,“线上+线下”展示销售农业合作社和贫困户的“订单式”农副产品,带动16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7个贫困村集体实现增收。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责任编辑:马淼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