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梦中国”系列作品为大家呈现中国传统文化里更多重要的内容,以古琴音乐的感性力量传播中国文化艺术中的扛鼎之作,这是杨青坚定的决心,而他接下来创作的,就是《琴颂诗经》。
这一次,古琴音乐回溯到先秦的“诗三百”时代,用琴那最为特色的泠然古声,唱诵《诗经》中的著名篇目,传唱当今时代的一部“诗颂”。
杨青之所以将《诗经》提到“琴梦中国”系列作品的首位,是因为《诗经》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太重要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诗三百”里,有后世引经据典的最初来源、有历史民俗风情的最初体现、有文学表现手法的最早形态,它是文学的源头活水。而且,还不仅如此,除了纯文学方面的影响,《诗经》还是中国的歌、乐、舞乃至戏曲等众多艺术形式的源头。这份至高无上的文艺地位,使它堪称是中国文化之源。
定下了《诗经》主题的方向后,一大难点就是这些音乐该如何复原,毕竟先秦时代距离现在太过遥远,琴的音乐也一路发展,难以用当代的想象去还原两千多年前的乐曲。于是,杨青的创作团队寻出了《四库全书》中收录的《诗经》古谱,将其中的古琴乐谱部分挑拣出来。《四库全书》在清乾隆盛世时期编纂,规模庞大,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几乎囊括了清中期以前传世的优秀经典文献。
因此,杨青及其弟子就以此古谱为蓝本,对《诗经》中相对来讲最为贴近生活、最为流传广泛的十二篇风诗和三篇雅诗、一篇颂诗,进行了重新打谱、整理、编订指法的过程。
《琴颂诗经》的体例基本延续了《琴梦红楼》的构架,除影视剧照、诗词书法不再收录外,图书涵盖了诗歌古琴曲谱、诗歌白话直译、诗歌文化解读、诗歌英文翻译、古谱影印图片、诗经艺术画作、诗词弹唱音碟、文化讲说光盘八个部分。
与前作《琴梦红楼》一样,《琴颂诗经》琴歌艺术音乐会,也随着图书的创作而一同被搬上全国各大舞台。正如《光明日报》针对这台演出的评价所说,“《琴颂诗经》为传统文化经典的有效传播和表达树立了一个样本。”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主任郭小聪也表示,《琴颂诗经》的成功,是底蕴深厚的老艺术家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携手合作,智慧融合、发酵的结果,也是当今不可多得可雅俗共赏的高雅艺术品。
在《琴颂诗经》琴歌艺术音乐会上,温柔婉转的讲述、余音绕梁的七弦、悠扬动听的琴歌,如同清野徐风、又如一古深潭,浸润着观众的心田,涤荡了杂乱而浮躁的都市心绪。音乐会,从“君子篇”、“淑女篇”、“婚姻篇”、“家国篇”四个部分、四个不同的维度出发,共表演《诗经》曲目16篇,包括广为人知的《关雎》《蒹葭》《桃夭》《鹿鸣》等。
音乐会先以文化解读的方式为观众讲述每一首诗歌文化内涵与美学深意,再以琴、瑟、箫、笛等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徐徐吟唱出这些流传千年的古调。琴箫合奏、琴瑟和鸣、演说相合……一首首古老悠扬的曲调惊艳了四座,迷醉了听众,婉转了岁月 ,打动了时光。
杨青正是该音乐会的领衔演奏者,具有多年丰富的古琴演奏、教学与传播经验,在他的手中,七弦琴仿佛化为一叶扁舟,载着观众穿越高山流水、划过云影天光、走过万壑松风、溯洄历史长河,琴声与诗意回荡在礼堂中,回响着浓郁的幽古之韵与雅正之音。
每一首诗歌都由图书的文学撰稿曹雅欣配以具有时代性、独创性的文化解读,向观众娓娓道来,文化的理性分析、文学的动情讲述与音乐的感性传递配合得天衣无缝,词曲交融中,为观众铺陈开水墨画般淡雅悠远的梦境,一步一步引领观众醉梦国风,令全场沉浸于古香古色的唯美诗梦中,久久不能自拔。
每次演出引领观众进入的那个史诗般的世界,正如在音乐会开篇所讲的那样:“七弦为舟,追溯中国文化源头;千年诗经,唱响当代诗意人生。等你,在繁华城市的一个诗意舞台;等你,与我们一起入梦诗经。”
文学与音乐、古典与现代、传统与创意、继承与发展,在音乐会中浑然一体,这正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的成功经验。
墨香凝固为四字,琴声流动于七弦,诗歌鲜活于八音,文化传承于千年,这是杨青主编《琴颂诗经》在“琴梦中国”的系列进程里,弹唱出的是一个诗样“中国梦”。(雅欣/文)
编后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复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杨青先生也曾多次在各种文化讲座中提出:“中国声音”是中国经典传统音乐,“中国梦”是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伟大愿景。坚定文化自信,培根铸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这是我们的未来与使命。
所以,在本系列文章中,杨青先生将坚定文化自信,扎扎实实地融合在他的各类文化音乐会与他的书籍里,实实在在地融合在他的各种文化推广之中。
责任编辑:一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