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滚动播报: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国风

中国声音中国梦(四)

琴梦中国系列古琴艺术音乐会
发布时间:2019-11-18 15:56:4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从2012年开始,一种别出心裁的古琴艺术音乐会,在全国各大音乐厅、高校、剧院等舞台开始上演,音乐会主题包括了“琴梦红楼”、“琴颂诗经”、“琴赏牡丹”、“琴芳梅兰”等作品。这些唯美而创新的演出,琴声醉人、故事感人,琴歌绕梁、诗意盎然,使一场场的观众都深深感动其中。

这些音乐会,就是由杨青带领他的团队创作的,杨青同时也是音乐会中的领奏,其他的琴者、歌者、器乐演奏者、文化讲述者,大多都是杨青的学生。这是一种用古琴音乐来唱响文学名篇的形式,古琴弹唱《红楼梦》影视插曲、古琴复活《诗经》古谱作品、古琴改编《牡丹亭》昆曲唱段、古琴移植梅派京剧名篇……古琴音乐的古雅,不断梦回着中国文化里的代表性佳篇。

在这些古琴艺术音乐会中,还标新立异地开创了一种极为独特的“国艺演说”的形式,让人让耳目一新——这是一种把文学解说与琴歌弹唱并重表达的演绎方式,既立足古典,又新颖时尚。

杨青的学生、青年文化学者曹雅欣首次编撰了这种“演”与“说”并重的表现手法,并在音乐会中担任文化讲述人。每次演出过程中,在那些红楼歌曲、诗经篇目、昆曲选段、京剧名篇被琴歌唱响之前,都会先为观众奉上一段文化性的解读,深入浅出地诠释这些琴歌故事与情感深意。在音乐会上,琴歌演绎与文化讲说并行,一边是娓娓道来、一边是袅袅琴歌,观众在聆听每一首琴歌时,既获得了理性上的文化认知,又得到了感性上的艺术体验。

“琴梦中国”系列古琴艺术音乐会,用古琴音乐对接文学经典,这是一种将静态文学立体化的有益尝试——如何把静态篇章鲜活化、立体化,这本身就是一个必要而严肃的话题——从客观效果上看,音乐会确实可以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对推广、传播原本平面化的传统文化产生成功意义。

音乐会综合了音乐、歌咏、舞蹈、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用琴、瑟、笛、箫等中国传统乐器来弹唱诗词歌赋,把寂静在书本里的文学传唱于歌喉,把沉睡在历史里的文化鲜活于当今,立体丰富地展现着中国魅力、落地应用地进行着中国表达。同时,再配以适度的多媒体效果,很好地把古老遥远的《诗经》、把贵族风雅的《红楼梦》、把相对小众的昆曲京剧,直观真切又轻松易懂地表现给观众,这也是一种传统和时代的结合。

正如杨青所讲:之所以音乐会选择这样一种“歌、舞、演、说”的表演形式,除了可以凸显中国传统经典作品中丰富的多层次魅力,更是想借此向观众传递一种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古代文人所拥有的一种教养完备、技能齐备的自然而然的高雅生活。虽然不敢比肩古人那种“六艺皆备于我身”的精致从容,但至少可以心向往之地追慕学习——小而言之,这是一种个人全面修养的体现;大而言之,这也是这个时代赋予文化工作者应该去把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使命和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舞台上的所有演出者,无论是吟唱还是讲述、是奏箫还是鼓瑟,他们本身还都是琴者,都是从古琴音乐出发,又展现出了自己的多重才艺。这正是杨青带领他的学生们所倡导的,一种中国知识分子全面修养的精神呈现。

应该说,“琴梦中国”系列古琴艺术音乐会,是文学的音乐、让文学具备了音乐美感,是立体的书卷、让书卷鲜活了艺术色彩。而更值得一提的,音乐会不仅仅限于艺术展现,更近似一场传统文化的考据整理。比如,“琴颂诗经”作品中的所有音乐,都是根据《四库全书》中记载的《诗经》古琴谱,挖掘、整理、编订、复原而成的;作品中对《诗经》的所有解说,也是大量整理了古今名家理论,最后做出时代性解读的谨慎之言。

杨青和他的创作团队也曾担心,这份传统文化当代传播的庄重心愿是否会在剧场里显得过于书卷气、令观众沉闷。然而每次演出时,收获到的都是全场屏息凝神的专注倾听和曲终人不散的持续掌声。无论在大江南北哪个地域演出,观众们都总是会用泪水、鲜花、掌声以及排队等候交流、久久不愿散场,来表达他们的浸入其中与深深感动。正如曾经一位观众在缓步走出剧场时,对当晚的媒体记者所说的:“我到现在还没醒梦呢!就觉得太美了,太感人了。一个半小时的演出,真是感觉意犹未尽。”

由杨青主创的这系列音乐会,用文化表达中国精神,用艺术演绎中国形象,用古乐传唱中国声音,把静态文学搬上动态鲜活的声乐艺术舞台,展现着中国风范的优雅生活方式。相信,未来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重任中、在“一带一路”的文化传播道路上,它还可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国乐国礼,用艺术进行中国表达,用文化传递中国声音,助力民族复兴、文化自信的“中国梦”。(雅欣/文)

 

编后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复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杨青先生也曾多次在各种文化讲座中提出:“中国声音”是中国经典传统音乐,“中国梦”是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伟大愿景。坚定文化自信,培根铸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这是我们的未来与使命。

所以,在本系列文章中,杨青先生将坚定文化自信,扎扎实实地融合在他的各类文化音乐会与他的书籍里,实实在在地融合在他的各种文化推广之中。

责任编辑:一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