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滚动播报: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

中国龙人古琴文化村(三)

发布时间:2019-10-18 19:49:4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关于古琴的制作与产生,有着“伏羲制琴”“神农制琴”“黄帝制琴”等神话传说,告诉我们造琴时代的久远。而在荆门郭店战国墓、随州曾侯乙等墓葬中出土的琴,让我们窥见早期古琴的风貌。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斫琴图》,生动地呈现了古琴制作的场景。

古琴制作发展到唐代,无论是在古琴的制作上,还是数量上都达到一个高峰,斫琴名家,传世名器,层出不穷。宋代置专事造琴的“官琴局”,明清代不少帝王、藩王不仅弹琴,而且喜欢造琴,为古琴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另外,众多的琴谱中记载大量造琴的经验,如《太音大全集》《太古遗音》《碧落子斫琴法》《琴苑要录》《风宣玄品》等,为当代的古琴制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龙人古琴文化村内,专设有古琴制作坊,按照传统的斫琴工艺,同时结合现代技术,开展古琴的制作工作。龙人斫琴坊,建筑面积上万平方米,设有古琴材料研究室、冰弦实验室、木工坊、漆艺坊、名家工作室等,是国内专业且规模最大的手工古琴制作工坊。一块木头,从选材,到槽腹,再到髹漆,最后到上弦,经历了七年的雕琢,方能成器。

                                                                                                                                                                                  龙人斫琴坊

龙琴具有稳定性优良的工艺特点。一直以来,古琴在南北不同气候环境下易产生变形开裂的问题悬而未决。龙琴制作,将现代的木材改性技术应用其中,采用物理方式,花费四年的时间,改良琴材的品质,降低木材的吸湿性,提高尺寸稳定性、生物耐腐性和耐气候性。经过稳定性处理的琴材斫制出的古琴,能够很好地适应南北不同的气候环境。这对古琴的弹奏手感,耐用性,以及音高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龙琴的髹漆工艺同样具有代表性。其植根于福建深厚的漆艺文化历史。龙琴制作用漆,通过采购原料,自己加工提纯的方式,以确保大漆的优良品质。同时按照传统的髹漆技艺,花费近两年的时间完成古琴灰胎制作,此外,面漆制作上采用厚料髹涂工艺,追求大漆本身的质色、肌理。

此外,龙琴在琴弦上独具创新,采用新品种的琴弦——龙人冰弦。传统琴弦用蚕丝制作,音质古朴,但易断且不稳定容易跑音,使用不甚方便。近现代以来,逐步用钢丝弦替代传统丝弦,克服了丝弦易断的弊端,更耐用,但其余韵腻长且带有金属声,失去古琴应有的古朴韵味。龙人冰弦采用高强度合成纤维丝、真丝及尼龙丝制作而成,恰好具备了丝弦音色古朴,钢弦耐用稳定的优点,同时克服它们各自的缺点,被誉为“划时代的贡献。”

                                                                                                                                                                                  龙人冰弦

正是由于龙琴在琴材处理、髹漆工艺、琴弦研发等方面的精益求精,造就了龙琴好弹好听,且能传承千年的优良品质,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2018年,被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首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重点单位。(志禄/文)

责任编辑:一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