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古琴时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要想以良好的品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就必须让它“活”在今天。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原则,成为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
古琴,不仅仅是一件乐器,除了音乐之外,它的身上承载着太多太多的中华文化的内涵与精神。为开拓更广大、更前沿的“古琴天地”,谢建东先生设立了龙人古琴研究院和福建省龙人书院,汇聚了当代优秀的琴家、学者。如中国琴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青,天津音乐学院教授王建欣、李凤云,古琴演奏家乔珊,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黄金明,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谢东笑,福建省古琴协会会长张俊波等,致力于古琴文化的研究教育传播与高端学术交流。
在谢建东的带领下,龙人古琴研究院与厦门大学国际汉语推广南方基地合作编撰面向全球孔子学院的《闻声知道——古琴文化读本》(中英文),与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合作编撰《学古琴,赏古韵》等古琴书籍。
相关出版物
如何把古琴文化与其他优秀文化相融相通,让古琴文化更具有历史意义、更富有时代内涵?谢建东先生以福建省龙人书院为依托,特意聘请了来自文史哲艺、文化产业等学科的专家学者,成立了龙人书院学术委员会。
书院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守正出新,立足实际。强化历史思维,结合国学讲座,打通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追溯”中国历史上的斗争史、奋斗史、发展史。通过国学宣讲、国学论道座谈会、交流研讨等模式,先后邀请了邓小南、陈来、葛兆光、王中江、卜宪群、彭林、修海林等名师大家莅临讲学,为机关企事业干部、党校学员、琴学爱好者和高校学生分别作《游于艺:宋代的忧患与繁荣》《礼记•乐记的哲学思想》《明代中国有多少世界知识》《儒家的信仰与精神》《中国历史上的吏治》《儒家的礼教和乐教》,以学促讲,以史为鉴,促进党员干部群众真学深学,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历史担当,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
举办的部分讲座活动
2018年11月,中华孔子学会以福建省龙人书院为依托,成立儒家乐教研究委员会。该会以全国音乐、文学高等院校教授为主体,以及省级以上古琴协会会长、非遗传承人组成。是全国研究儒家乐教的学术机构,同时也是乐教实践的指导机构。来自全国各地共五十三名儒家乐教研究、教育、实践的专家学者和知名琴家组成第一届理事会,谢建东先生担任会长,主持开展儒家乐教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工作。
成立中华孔子学会儒家乐教研究委员会
在谢建东先生的带领下,龙人古琴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加强对古琴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传统古琴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融入古琴研究。
(志禄/文)
责任编辑:一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