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滚动播报: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

斧凿于天地之间(三)

龙人古琴谢建东的古琴之道
发布时间:2019-09-26 21:22:5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有道可守,才是古琴真正的家园。“道”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对于谢建东先生来说,古琴之道不在于坐着清谈,是需要一位位鲜活的人物,一件件具体的事件来构成的。更重要的是他希望古琴能够和当下的生活,和每一位中国人都能联系起来。

文化的内在价值,或者说文化的根,最终一定是存在于生活的土壤中。谢建东先生一直强调,未来龙人古琴的发展,是取决于在这里的人。龙人古琴文化村,虽说是一个古琴文化产业项目,但其内在核心,是承载着我们中华古琴文化精神与生活理想的。

古语有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之影响深入人心,无形中对社会风气的转移、引导功效甚为显著。古琴作为传统音乐的代表,无疑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的。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古琴,感受其中的文化精神,2011年谢建东先生举办了首届龙人古琴文化节,吸引了来自加拿大、马来西亚、香港、台湾及中国大陆44个城市逾400名琴界专家、学者齐聚龙人古琴文化村,从古琴教学、古琴制作、古琴演奏等方面,探讨古琴之道。

                                                                                                                                                  2011年首届龙人古琴文化节

自此以往,谢建东先生坚持每年举办古琴文化节活动,迄今共举办九届。文化节内容不断丰富,有国学讲座、国际古琴知识竞赛、海峡两岸古琴论坛、琴家音乐会、琴学讲座、海峡两岸青少年文艺夏令营等系列活动,呈现多元文化形式、活跃古琴文化氛围、创新文化交流,以鲜明的特色风格让海内外众多学者、琴友更加深刻认识中国文化,赋予古琴新的时代内涵,弘扬时代精神。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古琴之道,谢建东先生邀请诸多当代琴人莅临龙人古琴文化村讲学。古琴教育家、艺术家杨青先生是最早来文化村的琴家之一,可以说是龙人古琴发展的见证人。他常常以“村民”自居,在这里传道授业,论琴史,说琴学,赏琴曲,唱琴歌。他说:弹琴的人不会绝望;他说:语言的尽头,才是音乐的开始,古琴早已融入他的生命之中。

                                                                                                                                       谢建东先生(左)与杨青先生(右)共同制琴

数千年来,古琴既是一件乐器,又超越了普通乐器的功能,它已成为一个阶层、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正如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所著的《琴道》书中所言:“自上古时代起,古琴就从其他乐器中分离出来,成为了文人(官员、诗人、画家和哲学家的结合体)形影不离的伴侣;由于它的风雅和逸趣,逐渐成为了文人生活的象征。

古琴的音乐属性渐渐成了这件乐器的附属物,而它的中心则成了一种独特的思想体系……”思想,正是中华文化的魅力之所在。中华文化是一种融通的思想智慧,它时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对待生活、对待生命的态度。

志合不以山海为远。龙人古琴以“古琴生活”理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聚集于此。无论他们之前是否弹过古琴,是否听说过琴道,只要对于文化与生活有向往、有追求,大家就是同道中人。(志禄/文)

                                                                                                                                         龙人古琴创始人、斫琴家谢建东

责任编辑:一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