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滚动播报: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

古琴制作工艺

发布时间:2019-09-20 19:21:1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古琴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可以说它伴随着古琴的产生而产生。在历代有关古琴的文献中,均有大量关于古琴制作的论述。按照传统琴书的记载,要制成一张完整的古琴,大致需要经过选材、造型、琴面、槽腹等上百道工序。

龙琴的制作,需历时七年,手工斫制完成。其中,费四年之工,运用独有的木材稳定性处理技术,处理琴材,斫制出的古琴可适应南北气候,不塌腰拱背,不变形开裂。定型、琴面、槽腹、灰胎等百道工序,历经三年的琢磨,方能完成。此外,龙琴采用独创之冰弦,以高强度的合成纤维丝混合真丝制作而成,兼具丝弦及钢弦的优点,耐用,手感顺畅、音色古朴,余韵悠长。

古琴制作首先从选材开始,古人讲“选良才,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可见选材的重要性。古琴常用杉木、桐木制作琴的面板,因为这两种木材木质比较疏松,有利于声音的共鸣。用梓木等木质较硬的材料做底板。《诗经》中关于琴材有“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这样的记载。选好琴材后,需要把琴的面板和底板加工成需要的样式。常见的样式有伏羲式、仲尼式、蕉叶式。确定好琴式之后,把琴面刨削成弧形,制作古琴琴面。琴面制作的要求极高,琴面要光滑平整,琴面从二徽半开始,向岳山方向应逐渐向下倾斜,这样弹奏时右手不易触及琴面,左手按弦也不费力,俗称“低头”。

琴面之后,进行古琴槽腹的制作。槽腹结构决定一张的琴的音色好坏。但槽腹没有绝对标准,要根据面板材料的不同,设计相应的结构,再配以合适的底板,以确保琴声纯正。琴面及槽腹制作完成后,配以相对应的底板,用大漆粘合,形成古琴的共鸣腔体。接着,把岳山、承露、冠角、龙龈、护轸等配件安装在面板上相对应的槽孔,完成古琴的木工部分的制作。

木工部分完成后,进行漆艺的制作。古琴所用漆用生漆和鹿角霜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叫灰胎。生漆是中国传统的漆料,鹿角霜是一味中药。古琴灰胎需要历经由粗到细的多遍反复制作才能完成。待每遍灰胎彻底干燥后,须进行精细的手工打磨。灰胎制作完成后,就可以安装徽位和雁足。接着制作古琴的面漆,使琴面光洁美观。古琴面漆的制作采用厚料髹涂法,所成漆面古朴而厚重,深沉而高雅。

最后上弦,古琴琴弦传统上采用丝弦,现代改用钢弦,各有优势。丝弦音色古朴,但不耐用;钢弦手感顺滑耐用,但是音质响亮,少了些韵味。还有一种采用高强度合成纤维制成的龙人冰弦,具有传统丝弦的音质、音色,兼有钢丝尼龙弦的光滑耐用。

责任编辑:一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