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基于信息化和个性化的未来学校建设,促进学科资源、教育教学、家庭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2019年8月27至29日,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联合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青少频道共同举办了为期三天的以“未来学校:信息化、个性化、精细化、国际化”为主题的2019第八届中国学习与发展大会。此次大会可谓大咖云集,吸引了近400多位著名教育专家、知名校长及教师参加。
中国学习与发展大会,英文简称CLDC,是中国顶级的数字化学习行业的盛会。大会汇集国内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企业大学精英,探讨数字化学习热点并彼此分享观点,共同推动数字化学习理念向前发展。
自2011年开展首届中国学习与发展大会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2019年8月,第八届中国学习与发展大会强势归来,邀请了包括知名教育专家、新教育创始人朱永新先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先生,国家督学、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傅国亮先生,清华大学教授、全国网考办主任严继昌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生先生,中国教师报社总编辑雷振海先生,“知心姐姐”、家庭教育专家卢勤女士等在内的著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教育和教学改革案例分享。
(北京新学道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梁勇先生)
8月27日上午,北京新学道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梁勇先生为本次大会致辞。
(与会嘉宾参加新谱华教育科技集团东方红转型升级发布会剪彩)
(清华大学教授、全国网考办主任严继昌先生)
随后,严继昌先生在与现场嘉宾分享中指出,信息化主导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能够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所有模式都应该向此模式逐渐转型。
同时他也提到,若要利用好机遇加快转型和发展,学校教育是确保基础专业人才的关键。想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应从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做起。他认为,在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就显得尤为必要。
(国家督学、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傅国亮先生)
傅国亮先生也表示:“我们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在创造新劳动岗位的同时,愈加智能的机器也在取代传统的劳动岗位。职业新替,新职业的出现,呼吁着教育、培训等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例如,给学生提供与时代发展相匹配的在校教育和继续教育,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学科,成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全国知名信息化学校莘县二中校长周西政先生)
全国知名信息化学校莘县二中校长周西政先生提出“以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前提,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分组教学为基本形式,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实践创新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观点,希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实因材施教理念,使课堂更加活跃、灵动、高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同步发展。
(微课程资源共享联盟秘书长、北京新学道临川学校执行校长付彦军先生)
微课程资源共享联盟秘书长付彦军先生指出:“我们处在全面信息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相较于北京新学道临川学校来说,历经思维导图、白板等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到后来的“一人一课表一人一方案”式个性化教育,“ABC”式教学模式,以此帮助实现课堂个性化,提高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减少了教师备课时间长,提高了备课效果,最终实现“轻松学习,精讲难点,个性化授课”的效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打造具有个性化的课堂以及学校。
(齐鲁名校长吕红军先生)
8月27日下午,齐鲁名校长吕红军先生抛出:“技术如何变革教育?教育呼唤怎样的人文化?个性化?”问题,引起在场嘉宾深刻思考。
最后,吕校长解惑:一、教育信息化是大势所趋,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标识;二、“智慧教学”或者是混合式教学必将成为新的教学方式;三、要以“育人”为核心,淡化技术因素,把使用技术当成呼吸空气那样自然,让技术消失于无形,实现悄无声息的融合。在场嘉宾对吕校长的观点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二毛学校原校长陈玉宏先生)
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二毛学校原校长陈玉宏先生也提出“三段式”的个性化教学法,就是将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学习阶段,交流探究阶段,补救提升阶段。“三段式”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彻底转变目前学生因被动学习而厌学的状况,使之真正做到“乐学、会学、学会”。其根本任务是:既丰富学生的认知,更促进学生的思维。
紧接着,二毛学校教务主任于士洁为我们展示了基于“三段式”教学法的课堂案例,颇受孩子们的欢迎。
(“知心姐姐”、家庭教育专家卢勤女士)
家庭是教育最好的学校,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卢勤女士认为:“女人最伟大的力量是把生命的礼物送给了孩子,而女人最伟大的智慧不是把财富留给孩子,而是把孩子变成财富。”而如何把孩子变成财富,卢勤女士也给出了她的答案。
“首先是要学会肯定孩子,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生活在“你不行”的环境中,慢慢把“你不行”变成我不行”,他就真的不行了;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慢慢地把“你能行”变成“我能行”,他就真的能行;其次,是要让孩子学会分享,接着是要让孩子有梦想、有目标;最后,是需要孩子懂得责任,学会承担责任。”家长应该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和最忠实的观众。
(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先生)
8月28日上午,王文湛副总督学指出,“语文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教育学生准确地应用文字,培养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力量,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至关重要。一个人语文的水准,不仅关乎其考试的成败,而且关乎其一生的安身立命。
同时,他也着重提出“我们应该做一个育人、育己、优秀、幸福的人民教师”,一个善于教学生、时刻提升自己、受到家长认可、幸福指数高的老师才是新时代的好老师。好老师不仅要有爱心、知识和智慧,还应刻苦学习、大量阅读、大胆创新、扎根实践。对待学生,好老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注重德育和美育,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中国教师报社总编辑雷振海先生)
中国教师报社总编辑雷振海在分享中指出,不久前,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任务,包括优化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同时主张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中国正在迈向世界强国之林,教育,是目前发展方向的重要目标,值得称道的是,我们目前正在一步步走向以素质教育为先的信息化教育核心领域,一点一点打响课改的攻坚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生先生)
张生教授发表了“绘制教育评价新蓝图,引领未来教育新发展”的报告,张教授指出:信息素养是适应学习、工作和生活需求的必要基础,而知识创新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抓住学生品质提升的关键,创建育人环境,转变消费知识教学,创造智能化教学,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培养孩子的坚毅品质、学会学习、与人相处等素养、树立家长科学学习观,是当下最为重要的教育目标。
(北京新学道总校长郝少林先生)
8月28日下午,北京新学道总校长郝少林先生分享了《学习是一种功夫》的精彩报告,其中有关如何培养“学习力”,其实培养“学习力”就是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郝校长认为,现代教育应该以品格塑造为根基,以兴趣培养为核心,以习惯养成为目标,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以游戏活动为手段,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全面开发脑潜能系统,提升学习力,培养身心健康、具有自主能力、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社会精英。
(宁阳县教体局原党组织成员纪复勇先生)
宁阳县教体局原党组织成员纪复勇先生作了《基于脑科学的学习力培养》的报告。他说,为了提质,为了涨分,我们采取了很多很多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在目前我们所做的这些之外,应该还有更科学的方法、更有效的途径。
他认为,脑科学认为学习就是神经元之间建立连接,学习就是用神经网络实现对认知世界的表达,学习的本质是由学习者主动完成的,研究学习应该聚焦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由重视教,到重视学,建立“基于脑、适于脑、促进脑”的教育,根据脑发育与活动规律、根据脑认知活动规律进行教育教学。
(全脑通创始人李波教授和孩子们进行用脑实践互动交流)
全脑通创始人李波教授认为,以全脑通思维,建构学习方法课程,通过高效记忆、潜能开发、注意力训练,知识建构训练及各学科应用方法,充分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在各种感官体验中学习,听说读写并用,思维可视化,走到数理化的抽象知识结构图中,打造抽象知识建构立体模型,让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例如北京新学道临川学校的“ABC”课堂,即A:课前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复习;B:课中老师进行精讲;C:课后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反思,通过把老师精讲的知识再次回顾,加深印象,以此提高学习成绩。只要学会如何科学用脑,就能会学、爱学、高分高能!
8月29日上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原北京市电教馆馆长潘克明先生为本次大会中数学名师马亚敏、物理名师刘振宇和化学名师于晓明三位名师的“ABC”课堂教学展示给予了高度肯定并进行了深度解析。
他说,要探索、构建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教育发展新环境、新形态。要将“以学习者为中心”和“深度融合”作为核心理念,充分体现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优势的深度融合,建立教育教学新模式和新方法 。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教育局原局长、北京新学道临川学校创始人胡雨龙先生)
8月29日下午,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教育局原局长、北京新学道临川学校创始人胡雨龙先生就“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教育教学中要因性别差异、年龄大小、个性区别及学习领悟能力差异,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掘。
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心理学导师刘树江女士和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广修先生也为我们带来了他们的精彩报告。
(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先生)
会议最后,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先生提出“未来学习中心的构想”,他认为,所有的教育中,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在未来,学生学习的时间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的内容也完全由学生自己选择。
未来将会打造一个享受学习过程的新教育理想学习中心。并且未来的学习中心将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只要是学生需要的课程,就允许他去不同的学习中心学习。学生随时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全天候的学习,且学校不再是教育的唯一场所,学习要回归生活,以原来的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未来的教育,是能者为师,学者为生,同时,家庭教育也更加至关重要。在未来的学习中心,父母就是孩子的发现者、创造者、管理者,是孩子的参与者、施教者和学习者。朱永新教授诙谐地说:“以后就是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未来的基础课程体系,也是以生命为基石的生命教育课程,用智识教育课程和艺术教育课程做铺垫,实行公民教育为重要目标的真、善、美特色课程。他强调,一个人应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未来学校与其说是在未来存在的学校,不如说是我们现在要去努力筑造的学校。
以描述未来学习中心来重新定义教育,不是为了描绘一幅蓝图,而是为了梳理一条路径。只有把指向未来的美好心愿,倾注到当下的生活中,落实到点点滴滴的言行之中,才能创造无限美好的明天。
至此,2019第八届中国学习与发展大会圆满结束。经历了三天的学习与交流、聆听与体验,在场嘉宾表示受益良多,相信在以后教育发展中,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将会飞速发展,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学校推行个性化课堂改革,助力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教育界将会迎来一场新的教育风暴。
最后,付彦军校长表示,这次会议的筹备工作在主办方和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在此,对给予本次大会方方面面亲切关心和大力支持的各级领导和众多专家学者以及各界朋友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作者:涵菡
责任编辑:一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